青少年科技课程项目
航模科技课程进校园
航空航天主题活动
航空科普知识

中国古代航空模型

航模与无人机
无人机通常是指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因此,从这个定义上来讲航模也是无人机的一种。二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航模运动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无人机的发展。

航空模型分类
航空模型是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它包括模型飞机和其他模型飞行器。技术要求是:最大起飞重量(含燃料)在5千克以内,翼载荷小于100克/平方厘米。
模型飞机 ≠ 飞机模型
国际航空联合会将航模型分为以下几类:
1.F1自由飞类
2. F2 线操纵圆周飞行类
3.F3 无线电遥控飞行类
自由飞类(F1)
自由飞模型总的特点是:模型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不能进行人为的操纵与控制;但模型飞机可按照起飞前设置或调整好的姿态和轨迹飞行。这类模型大多为安定性非常好的滑翔机。自由飞模型可细分为以下几项:F1A 、F1B 、F1C 、 F1D

F1A牵引滑翔模型飞机
这种模型飞机起飞时,要用一根很长的牵引线,挂在机体的引钩上由人力或机械牵引装置牵引升空(很像风筝的起飞)。当爬升到适当高度时,牵引线脱钩,模型飞机开始自由滑翔。


F1B橡筋动力模型滑翔机
这种模型飞机是用像筋驱动一副螺旋桨来产生拉力。起飞时,模型飞机依靠拉力爬升。当爬升到一定高度,且像筋动力释放完、螺旋桨停止转动后,它还能利用自身的良好性能在空中滑翔很长时间。


F1C活塞式发动机滑翔机
它是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需要燃烧油料使发动机工作来驱动螺旋桨,以产生起飞时所需的动力。

F1D室内模型飞机
这种模型飞机很特别,只能以像筋螺旋桨做动力在封闭的室内空间飞行。一般飞行速度较慢,重量较轻,有的甚至只有几克重。但它的飞行时间并不短,有些可长达几十分钟。

线操纵类(F2)
线操纵类模型飞机共有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内燃机发动机或电动机做动力,通过很细长的操纵线(一般是两根)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舵,对模型飞机的俯仰动作进行人为的操纵与控制。因此这类模型飞机只能以操纵者为轴心,在一个半球面的空间内飞行。

这种模型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快,在比赛中模型按规定的飞行圈数,以最短时间飞完全程者为胜。



无线电遥控类(F3)
通过无线电控制模型飞机,最接近真实飞机的飞行。



F3A无线电遥控特技模型飞机
由操纵者遥控模型飞机做出各种规定的特技动作。裁判员评分。这个项目具有一定设计、制作模型的乐趣;且能够充分发挥模型飞机的特技性能;对运动员的操纵技术要求很高;另外,该项目观赏性极强,拥有“空中芭蕾”的美誉。


模型飞机的组成
1 机翼
2 机身
3 尾翼
4 起落装置


机翼
主要作用是:在空气动力的作用下产生升力,克服模型的重力,维持模型飞机在空中的飞行。
副翼:控制模型飞机滚转
襟翼:起到增升减速的作用,改 善模型飞机起飞和着陆的时的性能。

机身
连接发动机、机翼、尾翼和起落架。装载动力装置、遥控设备和操纵机构。机身后半部的长度决定着保持俯仰和方向安定性平衡力矩的大小。

尾翼
水平尾翼:水平安定面、升降舵面,保持模型飞机俯仰安定性和操纵性。
垂直尾翼:垂直安定面、方向舵,保持模型飞机方向安定性。

起落装置:前三点式、 后三点式。
